【对话】金融科技为风险管理护航——对话美国金融科技咨询公司 MaxDecisions, Inc. 量化风险高级分析师 Ian Dang

(本文为风控博士沙龙专访,原载于风控博士沙龙 2016-11-18)

风控博士沙龙,汇聚了全球风险管理领域的博士专家,与中国顶尖的财经培训机构和智库强强联手,展示前沿理论成果,分享行业的最佳实践,传播实用的资讯信息。

引言

创新经济学之父约瑟夫·熊彼特曾说过:“市场中真正占据主导地位的并非价格竞争,而是新技术、新产品的竞争,它冲击的不是现存企业的盈利空间和产出能力,而是它们的基础和生命。” 2015年以来, “金融科技(FinTech)” 一词替代了 “互联网金融” 成为了全球新的热门词汇,相比互联网金融而言,金融科技则更聚焦于以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代表的新一轮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并强调它们对于提升金融效率和优化金融服务的重要作用。 根据麦肯锡的统计,2015年全球投入“金融科技”领域的资金高达191亿美元,是2011年的近8倍,全球已有超过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金融科技不仅对金融业带来深刻的影响,而且会对风险管理产生积极的作用。

对话嘉宾:Ian Dang

嘉宾简介:Ian Dang 毕业于美国德州农工大学(Texas A&M University),计量金融学硕士,MBA在读,金融风险管理师(FRM) 持证人,特许金融分析师(CFA)二级候选人,曾长期就职于美国著名金融科技公司、最大消费信贷公司之一的 loanDepot.com, LLC,担任风险模型分析师,从事风险模型开发、数据分析、模型实施与系统监测、商用智能开发、信用风险及运营风险分析等工作。目前就职于美国金融科技咨询公司 MaxDecisions, Inc.,担任量化风险高级分析师。

风控博士沙龙:Ian,您好!感谢您做客风控博士沙龙,您长期在美国金融科技公司工作,并且在风险量化建模方面有十分丰富的实战经验,我们很期待能够聆听您关于美国金融科技发展与风险量化建模领域的个人洞见。

Ian Dang:感谢风控博士沙龙给我这次机会,希望我介绍的关于大洋彼岸金融科技与风险量化建模的最新发展能够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启示和帮助。

风控博士沙龙: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在本质上是一次金融风险的集中释放和爆发,很多人将其归咎于金融创新。想请问,自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的金融创新有何发展?监管部门对金融创新有何影响?

Ian Dang:自2008年次贷危机以来,美国监管部门和政策制定者着重关注对金融体系的控制力。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给予许多资本和法规方面的限制,导致很多金融机构的相关成本增加,并且在很多方面短期难以达到监管要求。自次贷危机以来,银行和市场彼此失去信任,由于危机所导致的大量经济损失,缺乏透明度,声誉下降,监管部门备受指责,金融业也面临改革和挑战。

与此同时,却可喜地看到许多金融科技企业 (FinTech Enterprise)在美国的加州硅谷和纽约等地以及欧洲等国家应运而生,当然在中国也有蓬勃发展。相比较于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企业在对客户的透明度、服务便捷性以及收费费率方面均呈现出一定的比较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我这里所谈论的金融科技创新(Financ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与所谓的金融创新(Financial Innovation)是有所不同的。这两种表述有时相互替代,有时也有重叠的部分。

所谓的金融创新,我个人理解通常是指在已经建立的金融部门内部的创新,比如结构化金融产品,如信用违约互换(CDS)或者抵押担保债务凭证(CDOs)等金融产品的创新,又比如信用卡和ATMs机器等支付方式和设备的创新,这些创新大多产生于已经存在并且持续发展的金融体系内部本身。

金融科技创新,从另一方面来说,是为了填补传统金融部门在某些方面的空白。许多银行家、科技界人士以及风险投资家们开始涉足金融科技领域,软件和技术通常是其核心。目前比较有影响力的金融科技创新企业,主要涉及诸如在线借贷、众筹、众投、在线支付交易、个人理财、数字化货币及虚拟货币、手机移动支付消费、在线财务咨询以及手机移动银行等。这些新兴的金融科技公司,对金融监管和风险管理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风控博士沙龙:与传统金融机构相比,金融科技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有哪些不同?今年美国金融市场发生的Lending Club和富国银行的丑闻对于金融科技公司的风险管理有何启示?

Ian Dang:众所周知,作为传统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通常以吸收储户存款,作为借贷资金来源,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获得资本金,所以接受美联储的监管,并遵照《巴塞尔协议》的有关要求,对风险资产进行损失预测和压力测试等,在此不做详尽讨论。

对于金融科技公司,主要资本金来自大型机构投资者,比如风险投资基金、共同基金或者有很强财务实力的个人投资者。因此,从技术方面来说,对于相似的金融产品和业务,传统银行对于风险管理手段仍然适用于金融科技公司,不同点在于,对于金融科技公司来说,进行压力测试或损失预测的最主要动机来源于投资者的要求,而非监管部门的要求。不过,监管部门对于金融科技公司的风险管理规则一直在讨论和制定过程中,部分规定已经开始实施。

此外,对于金融科技公司内部,考虑到业务需要,通常会把信用风险管理和操作运营部门的研究、实施以及管理整合在一起。通常会见到,首席风控官(CRO)同时兼任首席运营官(COO),全面负责信用风险和运营风险的管理,甚至在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方面也会有很大影响力和决策权。对于技术部门来说,金融科技公司通常也会把信用风险、操作运营风险以及市场开发和数据信息管理等技术部门,整合成为为科学决策部门。而这个科学决策部门通常成为金融科技公司的核心部门,为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完整全面的技术支持。

在美国金融领域,今年发生两件非常轰动的事件,一是美国P2P的标志性公司Lending Club贷款违规出售;二是富国银行员工为提高销售业绩,私自建立大量客户未授权的虚假银行账户,出售金融产品,并收取管理费和透支费。这两件丑闻的发生,实际上是内部控制的操作风险导致。此类事件的发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由金融机构的商业模式决定的。

对于Lending Club这样的P2P平台来说,主要以发放贷款的手续费为主要收入来源,富国银行则更是以满足客户多种产品需求的交叉销售而出名。二者作为零售金融为主导的公司,一方面要面临投资者对客户贷款质量以及预期回报的要求,另一方面也要面临增加销售业绩维持经营的需要。当符合投资者风险和回报的要求,并且信用记录较好的客户群体数量有限时,如果严格执行信用风险的控制,很多信用较差的借款人会被拒之门外,以零售金融为主要业务的金融科技公司会面临业绩增长的压力,发生道德风险和违规操作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因此,目前美国金融科技公司也在面临优胜劣汰,我个人相信,那些资金雄厚、严格执行风控标准而不放水,并且坚持技术创新并能留住高技术人才的金融科技公司,将会持续赢得投资者的信任而能够继续生存发展。

风控博士沙龙:您认为美国金融科技公司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有哪些特别之处?对于有志从事金融科技公司的朋友们有何建议?

Ian Dang:国内的金融和经济类学科通常理论性较强,而轻视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金融科技公司更加看重员工的综合素质。除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包括经济学、金融学、会计学、数学和统计学的基础,同时还要求员工具备较强的动手分析能力,能熟练掌握相关分析软件和编程语言,目的是希望能将书本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并转化并为实际的分析结果,提供决策支持。这种趋势,对于具有理工科背景,特别是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等专业人才提供更多就业机会,跨界转行成为可能。同时也对传统的商科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商学院的教学培养也有进一步改革和调整的必要,以顺应时代的发展。作为从业人员,扎实的理论功底,熟练的分析技术,强烈的求知欲望,严谨的办事风格,勤奋的工作态度,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风控博士沙龙:近年来中国国内的金融科技公司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公司发展迅速,同时也出现很多违约、老板跑路等现象,监管部门也出台一系列政策法规,您认为美国的金融科技公司,特别在风险管理方面,是有哪些值得中国国内金融科技公司借鉴和学习的?

Ian Dang:在我看来,美国金融科技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有很多原因。举例来说,美国人的消费习惯,通常倾向于超前消费、借钱消费,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金融科技的创新,以及个人信贷市场和零售金融业务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美国个人信用的意识深入人心,对生活各方面产生深远影响。成熟的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完善的信用数据,为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既有后发优势,同时也有后发劣势。其中,后发优势主要表现在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广泛的客户群体,科技公司可以结合中国人生活消费的习惯,开发出特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并获得更广泛的反馈数据,提升产品服务质量。事实上,目前国内的很多金融科技产品在规模和技术上都已经超过美国。

但是中国金融科技公司的后发劣势也是十分明显的,主要是由于中国个人征信系统的建立和发展起步较晚,尚不发达和完善,使得金融科技公司在产品开发时,面临较大的挑战,特别对于建立模型和分析来说,往往面临无米下锅的窘境,很难建立起满足特定客户需要的模型和风控标准,对于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带来了瓶颈。

美国金融科技公司对于技术和人才的投入,对政策法规的严格执行,特别是对于投资者的尊重与敬畏,这些都具体体现在风险管理执行的各个方面,这是很值得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学习和借鉴的。我相信随着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以及很多标志性企业特别是电子商务领域对金融科技的投入,中国的金融科技公司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机遇。

Share Article

LinkedIn icon
Back to Blog
Verified by MonsterInsights